在很多人看来,Notion 上手有点难,但实际上一点都不难,看完这篇文章我保证你即便是个小白,也可以玩转 Notion。
从需求出发
很多人用 Notion 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需求,只是觉得它很酷,然后想在这里做做笔记。但如果只是做做笔记,那可替代的软件太多了,也就大大忽略了 Notion 的强大之处,因为它的优点不在于笔记,而在于数据之间的相互链接,也可以理解为双链,但这个双链会更高级。
所以,如果想要搭建一个知识体系,Notion 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我给大家看个例子:
我在 Notion 搭建了一个创作和财务系统,一方面可以记录自己的财务情况,一方面记录自己的创作流程和规划包括自己的产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我的这两个系统是相互链接的,比如在我的产品页面有一个自动记账的 Numbers 模板,它通过与财务系统进行互相链接,可以直接看到这款产品的销售数据。
只要我在财务系统中记录了一笔跟这款产品有关的账,那么就会自动更新到创作系统中。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清晰地通过创作系统的产品页面看到我这个产品的实时销售数据。
所以发现了吗?这不仅仅是两个页面之间的链接,更是可以直接在一个页面中展示另一个页面的属性。
再看两个案例,我还搭建了一个生活管理系统,在我的生活系统中有一个活动页面,在这个页面中会展示我近期的活动:

可以看到,它不但可以提醒我距离活动的日期,还可以提醒我和我一起进行这场活动的人。
再比如我还有一个人际关系管理的页面:

它不但可以提醒的对方的生日时间,而且还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对方的年龄、星座等等。
这些可能是其它的软件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你想要搭建这样的一个系统,让工具不仅仅是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大脑,还可以辅助我们的生活,那么 Notion 就是首选。
当然,它的强大不仅仅是这些,这些只不过是它的基本功能。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Notion 对国内用户并不友好,但依然是很多国内用户的首选的原因吧。
了解 Notion
说简单一点,实际上 Notion 主要分为 4 个部分:
- 块
- 页面
- 数据库
- 属性
什么是块?
一个页面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块组成的,比如我现在输出的这些文字、图片等就是一个一个的块,但是在 Notion 中,它的块并不仅限于文字和图片,它同时可以创建:文本、代办清单、表格、视频、音频、网页标签和嵌入、数学公式、日历、表格等等。
比如这个页面:

它就是由文本、网页、图片这 3 种块组成的,当然这也只是它最基础的用法,更高级一点的就是,可以是表格、可以是公式、甚至可以直接嵌入任何一个网页,同时可以无限极的嵌套各种页面。
那么了解了块就自然了解了页面,因为页面就是由块组成的。
当然,正如刚刚所说,一个页面还可以无限地嵌套多个页面以及多个层级的页面,比如:

这实际上就相当于传统软件的层级分类,但不同的是这些页面它并不是一个文件夹,而是一个可以任由你自由 DIY 的页面。
比如我刚刚提到的生活管理页面:

这就是一个页面,但是可以任由我各种 diy,而且还可以有创建多种不同的展示形式,比如:

所以,你可以通过 DIY 做出各种各样不同的排版,比如你还可以把一篇文章或者一篇笔记做成杂志风,把一个首页做成新闻风等等。而且,这些页面不但可以相互链接,包括任意一个页面的块也会有一个单独的链接,可以让你进行和其他页面互相链接。
比如我现在在另外一个页面,但是我想快速打开生活页面的衣柜,我只需要把衣柜这个块的链接复制到另一个页面中,当我点击的时候不但可以直接进入到这个页面,而且还可以直接定位到衣柜这个块的位置;再比如我想在笔记中定位某段话文章中的划线,我直接复制这段划线的块链接插入到笔记页面就可以点击一下直达这个划线区域。
所以,从这个自由度来看,Notion 并不是一个文档工具,而是一个可以自由 DIY 的界面。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对它每一个页面进行任意组合。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就是我上面那张截图所展示的,它有表格、看板、时间轴、日历、列表、画廊这 6 种展现形式。
这些数据库,不但可以直接以块的形式嵌入在页面中,也可以直接创建一整个数据库的页面。
比如我创建一个书籍数据库,它可以通过以上 6 种形式来展示它:

数据库跟页面的区别在于,页面是可以互相链接的,比如 A 页面链接到 B 页面,就相当于我现在放一个超链接,你点击就跳转到另外一篇文章。
但数据库不同的是,页面可以直接获取并插入这个数据库,然后直接展示这个数据库的内容。
比如我上面的生活管理页面,它并不是直接在一个页面中创建的内容,而是引用的各个数据库中的内容。
比如,我可以在一个页面中引入我创建的所有数据库的内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一个页面创建一个表格的形式内容,那么你如果想要在另一个页面引入它只能通过链接的方式,但如果你创建的是一整个数据库的形式,你就可以直接引入这些数据库的内容。
但是一整页的数据库是不能创建额外的块的,只能在数据库中建立内容。
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一个页面,实际上就是由“块”和“数据库”组成的。
但数据库实际上也是由多个页面组成的,因为数据库里面的每一个内容,都是一个独立的页面。
那么数据库和数据库是怎么互相链接的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第 4 个部分了,属性。
什么是属性?
当你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新建了一个内容,比如:

在这个数据库中,我创建了两个页面。
当我打开这个页面的时候,在页面的顶部会有一个属性的添加按钮:

点击添加属性,你可以添加多种不同的属性,比如:

这些属性就是方便我们对这些页面进行管理,比如状态属性,以书籍为例,我们可以设置这个页面的状态为:计划阅读、正在阅读、已经读完这 3 个状态,当我们阅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状态调成已经读完。

通过这样的状态对一个页面进行分类之后,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状态来进行创建不同的看板,比如点击这个数据库的右侧,我们可以通过筛选器和群组分类这两种方式来对这个数据库进行分类展示:

当我通过群组选择状态这个属性进行分组的时候,并且通过看板来展示页面布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页面:

它会通过我们设置好的状态属性来对内容进行归类,并且还可以增加这个状态的颜色作为底色,让我们更好的区分。
其次,你还可以通过筛选器,来进行更加细分的分类,比如我通过状态来筛选这个页面要展示的内容,只要已经读完的:

那么当我添加了这个筛选器的时候,这个页面就只会展示已经读完的内容,其它两个状态的就不会展示在这个页面中。
这样的好处是啥呢?以任务举例,比如我可以添加一个根据截止日期这个属性的筛选器,那么当我给一个任务设置了截止日期这个属性的话,我就可以添加一个只展示今天或者一周内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在一个数据库中展示所有任务。
这样就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分类。
比如这是我的任务数据库,我添加了多种不同的筛选器来对它进行分类:

这就是属性的第一个用法,用于给数据库页面分类。
第二个用法就是数据库的页面之间的关联。
举个栗子,我在书籍数据库的一个页面中关联了我的习惯打卡数据库,然后他们就完成了互相的关联:

关联之后有什么好处呢?
就拿读书来说,大家应该发现了,在上方的截图中,我的书籍页面有一个统计的属性,它可以记录我目前读了多少章,还剩下多少章没读,正常情况下,我想记录我现在读到哪了,我可能需要手动去输入,然后做一个汇总的进度。
但是现在不需要了,因为我关联到打卡数据库中后,我只需要每天点击一下打卡按钮,它就能够实时根据我的打卡次数更新到书籍的数据库之中,比如:

同时可以看到,在打卡页面中也会有一个统计,我会提前设置好这本书的总章数,然后每读完一章,点一下打卡,它就不但能直接统计,而且还会提醒我差多少次,最关键的是,它同时也会统计到书籍数据库页面的属性中:

所以我就不需要每次读完一章就去手动修改一下属性了,而是直接在习惯打卡中点击打卡即可自动统计。
如果你不好理解,我再讲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的书籍数据库中跟我的领域数据库做了一个关联:

那么当我打开领域数据库的时候,我就能直接看到我正在阅读和这个领域相关的书籍,而且还能直接看到进度:

通过上图也能看出了,我不但关联了书籍数据库,还关联了各种跟这个领域相关的数据库,那么当我打开领域“知识管理”这个页面的时候,我就能够看到和这个领域相关的所有内容,包括目标、项目、书籍、工具、话题、笔记、日记、活动等等……
这带来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吧,它就不仅仅是层级分类这么简单的东西了。
这就是通过页面属性来关联到数据库中的第二个好处。
当然,还有很多好处,避免文章过长,现在我们就暂时不讲了。你只要掌握了这 4 点,你就基本能够从一个小白进阶到 Notion 的高手了。
但实际上,在 Notion 中,还有一点,就是它的自动化,包括页面模板,这些都能让你省下不少事。
简单说一下自动化,比如在我的 Notion 中还有一个复盘系统,我不需要每天去新建一个复盘的页面然后各种写写写,而是它每天都会自动给我创建一个复盘的页面,并自动帮我统计我每天所做的事情,我只需要回顾一下,然后简单写一个总结就可以了。
比如最近一周的:

而且它也不仅仅是每天,而是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都会自动创建,并自动进行和这些数据库关联,比如天关联到周,周关联到月……以此类推。
这带来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吧,你不需要自己手动去关联了,而是它会自动帮你关联,就拿财务来说,我想统计我这个月收入多少,支出多少,不需要我每天去做各种关联操作,而这一切都是自动的。
它会自动进行关联,然后每个月给我生成一个报表,我直接看就可以了。
简单总结一下:块组成页面,页面可以链接多级页面,同时可以插入或者引用数据库,数据库是由多个页面组成(这一点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文件夹,里面有很多文章,这些文章组成了这个文件夹),而属性可以对页面直接进行互相关联,以及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属性来对这个页面进行管理和归类。
所以正常的流程就是:创建多个数据库,比如笔记、书籍、任务、项目、活动、日记等等,然后创建一个页面,引用这些数据库的内容,来组成一个首页看板,同时也可以在这个页面中通过块或者链接到其他页面中,以及可以通过页面属性来对页面进行不同方式的管理和关联,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更愿意说是一个系统。
因为当这个系统正常运转起来的时候,你就能真正感受到 Notion 的魅力。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转自:自由人生实验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XT3zhkIqqAWMHN1uhDlww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